建安五年(200 年)的江淮大地,秋风卷着残破的旌旗掠过合肥空城。28 岁的刘馥攥着曹操亲发的委任状,望着眼前断壁残垣 —— 城墙坍塌处杂草丛生,县衙遗址上散落着半块 "扬州刺史" 的残碑,连看门的老狗都瘦得皮包骨头。他甩了甩马鞭,突然笑出声:"当年班超投笔从戎,我刘馥提笔治空城,倒也应景。"
进城第一晚,他在漏雨的破屋里点起油灯,用炭笔在门板上画合肥地形图。忽闻城外传来马蹄声,探子来报:"庐江贼首雷绪带三千人马来袭!" 手下幕僚吓得脸色发白,刘馥却磨了磨砚台:"取我的拜帖,备三坛好酒,我要亲自会会这位雷大哥。"
雷绪的大营里,众贼目盯着这个单骑赴会的书生,刀刃在篝火下泛着寒光。刘馥却径直坐上主位,斟酒笑道:"雷将军可知,袁术的粮车刚在寿春被曹军劫了?他连自己人都克扣,您跟着他,怕是哪天要喝西北风吧?" 雷绪手按剑柄:"你就不怕我砍了你?" 刘馥指了指城外:"我来时数过,您的弟兄们衣不蔽体,马无粮草。跟我回合肥,每人分三亩良田,芍陂的水随便灌溉,比跟着袁术喝稀粥强吧?"
半月后,雷绪带着一万多流民叩开合肥城门,梅乾、陈兰等贼首听说有 "屯田免赋" 的政策,也陆续来投。刘馥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对台下百姓拱手:"今日起,合肥不再是空城,是咱们的新家!" 台下掌声如雷,谁也没注意到他靴底早已磨穿,脚底的血泡渗湿了草鞋。
建安十年(205 年)的梅雨季,刘馥站在刚修好的芍陂大坝上,看着清澈的渠水流入稻田,忽然皱起眉头 —— 合肥虽成粮仓,却无险可守,孙权的战船随时可能顺江而来。他连夜召集能工巧匠,在城墙上搞起 "基建实验":用藤条编织草苫,浸过桐油后竟能防水;把鱼脂熬成膏,灌进陶盏制成火把,能照亮百步之内的敌军。
最绝的是 "积木战术":他让百姓把巨石凿成规则形状,码在城垛旁,战时推下可当滚石;又令木匠制作数千架 "抛石机",调试时竟能将三十斤重的石块甩出百丈远。主簿担心耗费太大,刘馥却拍着账本:"去年屯田多收三万石粮食,拿一成换安全,值!"
建安十三年(208 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杀来,看到合肥城头密密麻麻的草苫、石堆,还以为进了建材市场。连续十日暴雨,城墙多处渗水,刘馥下令 "草苫遮墙,鱼膏照夜",吴军夜袭时,火把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弓箭手伏在石垛后,箭无虚发。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