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收敛。他每日清晨巡视城防,发现关中初服,民心未稳,遂出榜安民:"敢扰民者,虽贵必罚。" 某日,某中郎将的亲随当街鞭打百姓,徐奕竟当街杖责,血流满地。中郎将欲讨说法,见徐奕案头摆着曹操的手令 "如朕亲临",只得悻悻而退。从此,西京流传 "徐长史怒,豪强惧" 的歌谣。
曹操征孙权前,将留府长史之职托付徐奕,临行前拍其肩:"君之忠亮,古人不过也,然微太严。昔西门豹佩韦自缓,望君学之。" 徐奕却正色道:"今乱世如沸汤,非猛火无以止沸。" 在东曹任上,丁仪等宠臣试图拉拢,遣人送来珍宝,他命人原封退回,附书:"玠之所举,唯在贤能,不在珠玉。" 连曹丕的亲信想谋求显职,都被他以 "才不配位" 拒绝,一时东曹府门可罗雀,却让曹操放心:"徐奕在,吾无后顾之忧。"
魏讽谋反案后,曹操叹 "无遏奸防谋者",桓阶荐徐奕,遂任中尉。他整顿禁军,查处贪腐,某宿卫将领贪墨军饷,他竟亲自审讯,刑具加身而面色不改。将领最终伏罪,临终前说:"早知徐中尉如此,不敢贪也。" 可惜天不假年,数月后他便因病请退,临终前上表:"愿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此西京百姓之望也。"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 年),灊山深处,何夔正在石屋中为山民调配草药。袁术的使者寻至,见其衣草履,竹筐里装着刚采的柴胡,不禁愣住。术欲胁他劝降蕲阳,他却指着石墙上的《诗经》批注:"昔柳下惠闻伐国而忧,吾岂能效犬马事逆贼?" 遂遁入更深的山林,直至建安三年(198 年),听闻曹操 "唯才是举",才带着《周礼》注疏归乡。
在长广太守任上,面对管承三千贼众,诸将请战,何夔却摇头:"彼非乐乱,乃饥寒所迫。" 他遣郡丞黄珍带着《孝经》译本入贼营,陈说 "善恶有报",竟让管承跪接印绶:"愿听太守教。" 他治理新附之地,主张 "依远域新邦之典",不急用重法,三年间,昔日盗贼皆变耕夫,郡中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曹操征柳城后,何夔提出 "核之乡闾,显忠直之赏" 的选官法,在东曹府设立 "乡评簿",记录士子德行。他亲自走访郡县,见有孝子贤妇,必提拔任用,而 "行不由本" 者,即便有名声也不予录用。曹操称赞:"使天下自治,吾复何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魏国初建,他任尚书仆射,与凉茂共辅太子。每月朔日,必正冠礼服面见曹丕,即便太子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