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

大明锦衣卫194(7/8)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一切尘埃落定,团队终于成功将反物质坐标以量子态的形式存储在马约拉纳零模中。那些被拓扑保护的量子比特,如同沉睡在时空褶皱里的精灵,安静地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赵莽抚摸着古剑上微微发烫的银纹,突然明白《铁册迷踪》中"龙衔逆鳞"的真正含义——所谓逆鳞,正是对抗量子世界不确定性的拓扑之盾。

    返航途中,林深仍沉浸在刚刚的惊险中。他知道,这次成功只是开始。马约拉纳零模的操控技术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而如何在更复杂的环境中提取这些量子信息,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看着舷窗外深邃的海洋,他的眼中充满了希望——在量子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界处,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那些存储在时空褶皱里的量子密码,终将指引人类走向更遥远的未知。

    5. 技术限制与可行性评估

    深渊回响:在技术悬崖边的量子突围战

    南海某秘密基地的地下实验室里,警报声突然撕裂了凝重的空气。林深盯着全息投影上跳动的红色曲线,次声波-等离子体耦合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读数停在了0.08%。这个数字像一把钝刀,狠狠剜着所有人的心——按照目前的效率,想要利用台风能量驱动反物质引擎,需要同时操控上百个超级台风。

    "声学超材料阵列必须重新设计!"陆远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他调出三维模型,那些由钛合金与铌酸锂构成的蜂窝状结构在蓝光中旋转。理论上,品质因数Q值超过1000的超材料能将次声波能量聚焦千倍,但现实中的制造精度误差导致声波在传输中大量耗散。陈砚抓起实验记录本,笔尖重重戳在数据图表上:"我们就像用漏勺接水,每一步都在流失能量。"

    与此同时,在隔壁的材料实验室,赵莽正举着放大镜观察纳米银阵列。原本排列整齐的面心立方晶格表面,已经泛起一层灰暗的氧化膜。当石墨烯包覆层的接触电阻测试结果显示为1.2×10??Ω·m2时,研究员王磊狠狠砸了下操作台:"又差了两个数量级!"按照设计,接触电阻必须低于10??Ω·m2,才能保证银纳米颗粒在自组装后仍具备超导特性。而在常温环境下,氧化反应就像无法阻止的潮水,不断侵蚀着材料的性能。

    最棘手的难题出现在量子态读取区。深潜器带回的沉船残骸被安置在低温真空舱内,马约拉纳零模存储的反物质坐标近在咫尺,却如同被迷雾笼罩的宝藏。当等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