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

大明锦衣卫194(6/8)

砚的惊呼从通讯器中传来。深潜器周围,残余的等离子体在海水中形成湍流,产生的电磁噪声如同无形的刽子手,正在疯狂蚕食量子比特的相干性。林深盯着示波器上快速衰减的波形,那些代表量子态的概率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缩。理论计算显示,在这种环境下,氮-空位(NV)中心的退相干时间T_2^*已不足1微秒,就像燃烧的烟火,在绽放的瞬间便走向消亡。

    "启动动态解耦序列!"陆远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深潜器顶部的超导线圈开始发出蜂鸣,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射频脉冲如同精密的手术刀,试图斩断噪声与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当第一个解耦序列完成时,奇迹短暂地降临——量子态的寿命延长到了3微秒。但林深知道,这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的,是能稳定存储信息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技术,而不是转瞬即逝的萤火。

    就在此时,赵莽突然想起《铁册迷踪》中的隐晦记载:"龙衔逆鳞,以拓扑为盾,方能破虚妄之境。"他猛然抬头,与林深对视:"试试马约拉纳零模!"这个大胆的提议让整个团队陷入沉默——马约拉纳零模,这种存在于拓扑超导态中的准粒子,以其非阿贝尔统计特性闻名,理论上能通过编织操作实现近乎完美的量子态保护。但在现实中,从未有人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成功操控过它们。

    经过72小时的连续奋战,团队终于在沉船残骸的纳米银阵列中诱导出了马约拉纳零模。当第一对零模在低温显微镜下显现出独特的量子纠缠态时,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林深小心翼翼地将反物质坐标信息编码进零模的编织路径中,每一次操作都如同在钢丝上跳舞——稍有差错,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深潜器周围的海水仿佛凝固了。团队成员紧盯着监测屏幕,大气都不敢出。马约拉纳零模的编织操作进行得异常顺利,那些准粒子在拓扑保护的庇护下,如同训练有素的舞者,完美地完成着每一个量子舞步。但就在即将完成信息存储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底地震打破了平静。

    剧烈的震动让深潜器剧烈摇晃,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出现波动。林深看着量子态检测仪上疯狂跳动的数据,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危急时刻,赵莽突然抽出腰间古剑,将剑柄上的纳米银纹饰对准量子比特阵列。奇迹发生了——古剑上的银质纹路与沉船残骸的纳米银结构产生共鸣,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拓扑保护场。在这个转瞬即逝的屏障庇护下,林深拼尽全力完成了最后的编织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