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玩转大明帝国

首页

第639章朱熹蓉的无奈(2/4)

,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这是元朝倪瓒的诗,崇山峻岭依旧,但满目尽是苍凉人间。

    朱熹蓉是大明帝国仅有的一位上过战场的女性,逆顺的昏庸,倭寇的残暴,朱熹蓉有幸经历,她看到过父子相食的惨景,她看到过被倭寇残忍破开肚子的孕妇,她看到过不知为了什么,前赴后继奔向死亡的士卒,因为经历所以珍惜,然而今天发生的一幕幕却让朱熹蓉心中久久不安,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依然难忘,这样的惨景会不会再次上演,无辜的百姓会不会沦为两脚羊。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因为西方进步思想的进入,大明帝国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女子为官的依然是少数,虽然朱熹蓉位列中枢,身为内阁阁老之一,然而朱熹蓉的话语权很低,因此朱熹洛很少发言,也从不会提出什么自己的主张,然而今日的朱熹蓉感觉自己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所起。

    微微坐起身,添满茶水,吹开茶叶末子,亲抿一口茶水,朱熹蓉拿起一本书,书名曰《贞观政要》,此书乃是唐朝吴兢所住。此书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一些心德。后世帝王对这本书很是吹崇,康熙皇帝的《圣祖御制诗》第一集第一首就是《贞观政要》。乾隆对唐太宗及其大臣们的政治本领和治国方略深为佩服,挥笔写下了《读贞观政要》诗: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年纪不小,又没有子嗣,朱熹蓉的现状很适合躺平,然而朱熹蓉却没有躺平的心思,辛辛苦苦付出才有了今日的天下,朱熹蓉不想就此毁掉。

    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