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自督抚以下,孰不兼此任。其各督率有司,悉心相劝,并不时咨访疾苦者,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仍于每乡中择一二老农之勤劳作苦者,优其奖赏,以示鼓励。如此则农民之勤者劝,而惰者可化为勤矣。再舍傍田畔,以及荒山旷野不可耕种之处,量度土宜种植树木。桑柘可以饲蚕,枣、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资用,即榛楛杂木亦足以供炊爨。其令有司督率指画,课令种植,仍严禁非时之斧斤,牛羊之践踏,奸徒之盗窃,亦为民利不小。至孳养牲畜,如北方之羊,南方之彘,牧养如法,乳字以时,于生计咸有裨益。总之,小民至愚,经营衣食,非不迫切,而于目前自然之利,反多忽略。所赖亲民之官,委曲周详,多方劝导,庶使踊跃争先,人力无遗,而地利始尽,不惟民生可厚,风俗亦可还淳。尔督抚等官,各体朕惓惓爱民之意,实心奉行。倘视为具文,苟且涂饰,或反以扰民,则尤其不可也。”。
几位大字不识几个的锦衣卫,听着王不死的诵读,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精彩的地方还会认同的点点头,并且对知府大人赞赏有加,“不愧是我大明帝国第一位状元,写出的文章更是精彩绝伦”。
念毕,王不死沉思了三秒,然后看向众人,“写的真好,之乎者也一堆,不过,你们听懂了吗”?
“额,为什么要听懂”?吴作为反问。
“可这是《劝农赋》啊,是念给百姓听得”,王不死吃惊不小,自己一个三岁识字,四岁读遍所有古籍,五岁就可以作诗,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文化天才,里面的内容听懂的也不过三五句,不经过三五天的细心研读分析是很难从中窥探到林状元写这篇文章的意义。
“念给谁重要吗”吴作为又是一句反问,看到王不死脸上写满了疑问,吴作为也没有犹豫,继续说道“大家看重的是这篇文章的好坏,这篇文章在朝廷,在读书人中引起何种反响,有何深远的意义,至于对农耕起到什么作用,这重要嘛,有人在乎嘛”?
“可是,这《劝农赋税》就是为了老百姓而写,是为了帮助老百姓耕地,多收粮食,多吃几顿饱饭,一篇老百姓都看不懂的文章,这对百姓又有何用,为什么还要叫《劝农赋》王不死不了解,”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这些重要嘛,百姓听不懂与写文章的人何干,得到了士林的颂扬,圣上的认可,足矣,”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写文章的人服务的,至于内容都不重要,好吧,王不死又学到了,朝中大臣如此做派,这比外行指导内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