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墨那都是必需品,交学费也情有可原,毕竟先生们也要生活,可是,那买证钱是个什么东西”。犹如翻着字典查看‘小雨伞’说明书的顽童,张老二满脸的求知欲。
“呵呵,现在这年头哪里会有真才实学,无非是权力与金钱说话,”,估计是对这不平世界有太多的不甘,心中压抑着天生我才没人用的尴尬处境,看门兵士想要找一个倾诉的人,他也不介意多说一些,“咱们大明帝国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只要是想要入学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入学,可是在下面呢,塾长们口口声声说为了给朝廷培养出更多的治国能臣,入学考试至关重要,这是收钱 第一步,经过这一层筛选,有钱的有权的入了学,而那些想入学的穷苦孩子却被拒之门外,”
“官爷的意思是说,其实入学考试只是个形式,只要我花上银子就可以通过入学考试,所谓的入学考试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私塾塾长多几千几万两的零花钱”。
“那你以为呢”。
“官爷刚刚说的买证的银子莫非说的就是每年的年底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获得秀才功名,并颁发证书,那证书也可以用银子买”。
“你啊,终于是长进了,只要获得松江府私塾颁发的秀才证这才资格参加府试院试,最后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估计也是怕有人听见,看门兵士声音低了低,“松江府私塾塾长黎白就是发证的人”。
“官爷的意思是,只要出得起价格,黎塾长就会给证”。
“这是自然,一个秀才证只需要三千两,不过听小道消息说,今年的秀才证要涨钱,”
“三千两这么贵,而且还要涨钱”。张老二惊呆了,王老大也是同样如此,虽然自己从事的是打家劫舍很有前途的工作,可是就算是自己全年无休也不见得有三千两的收入啊。不得不说官大官小无所谓,要害岗位都是肥差啊。
“哈哈哈,你以为黎塾长松江府那么多的宅子是怎么来的,听说黎塾长在京城也置办了宅子,不买证,单单依靠教书育人他能有那么多的房产,”
看门兵士为文化界有这么一个毒瘤而生气,更多的是羡慕黎塾长的生活。
“黎塾长也不怕涨钱之后,价格太高,断了客人”。王老大说道,有时候绑票,王老大等人都不敢狮子大开口,生怕吓跑了老板,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了证才能继续考证,才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只要是做了官任何的花销都是值得的,一年穷知县,十万雪花银,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