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不会做凉皮!
而且这味道是真好啊,比很多店里的味道还好。
李奶奶很得意,说李长生有做饭的天赋。
不过她也郑重地告诉李长生了,学还是要好好上的,别以为有点儿做饭天赋,就不好干学习了。
李奶奶生怕李长生被夸之后尾巴翘起来,坚持到初中毕业就去抡锅铲。
李长生笑着点头,整天泡在厨房里抡锅铲多累啊,他不想吃那个苦。
不过,李长生跟李奶奶商量,倒是可以让大伯母和小婶支个摊儿,摆摊卖凉皮、凉面。
最近地里没活儿,闲着也是闲着。
李长生知道,李母不会轻易跟他划清界限。
以后肯定还会没脸没皮地找他,要他帮这个,做那个。
他作为儿子,天生矮李母一头。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两个叔伯家。
即便是亲叔伯,一首单方面替他出头,解决麻烦,长久下来也会心烦。
李长生不能只索取,不回报。
李奶奶一听,觉得李长生的办法极好。
反正试试嘛,卖不出去就自家人吃呗。
李奶奶跟两个儿媳妇说了这件事,李家大伯母和李家小婶都特别兴奋地表示要试试。
自古以来,做吃食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只要味道好,压根儿不怕没人买。
李家大伯母和李家小婶连着学了一周,这才完美复刻出凉皮凉面的味道。
她俩商量了一下,李家小婶去县城摆摊,李家大伯母去镇上才摆摊。
之后两个人早出晚归的,虽然很累,但脸上的笑容却始终洋溢着,一看就是没少赚钱。
因为李家大伯母和李家小婶要摆摊,李家大伯和李家小叔又要打零工。
孩子们没人管,李奶奶就大包大揽了过来,让孩子们放学都在李长生家吃饭。
农村吃饭花不了几个钱,菜是地里种的,鸡蛋是家里的鸡下的。
米面粮食不够用,李家大伯母和李家小婶也早早把粮食搬到了李长生家。
李奶奶六十多岁,身体十分硬朗,给孩子们做顿饭累不着她。
她年纪大了,喜欢家里热闹。
每次做完饭,李长生他们都会抢着洗碗,尽量不让李奶奶累着。
“好好好”李奶奶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