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中跪行三步:"陛下记得尧帝放鹿台的故事吗?" 曹丕按剑冷笑:"卿欲效东方朔滑稽谏朕?"
苏则以头抢地,额头渗出鲜血:"臣闻唐尧之世,兽蹄鸟迹交于中国,陛下今为一鹿而杀吏,与桀纣何异?" 曹丕的剑 "当啷" 落地,盯着他满是泥污的朝服,突然笑了:"朕戏耳,卿何认真至此?" 遂赦免督吏,却在回宫后对郭皇后说:"苏则之谏,如锥刺股,令人坐立难安。"
建安七年(202 年),黄河渡口,杜畿望着对岸的河东郡,身后夏侯惇的大军还在百里外。卫固的哨兵在岸边巡逻,他换上渔民装束,藏起太守印绶,跟着运柴船队偷渡。船至中流,艄公突然拔刀:"卫将军有令,拿太守者赏千金!"
杜畿按住剑柄,声音沉稳:"我便是杜畿,你若杀我,卫固必疑你私通曹操;若送我去见他,你可得千金赏赐。" 艄公愣住,杜畿趁机塞给他一块玉佩:"卫固若杀我,曹公必屠河东;若留我,你我皆有生机。" 最终,他被带到卫固面前,面对范先的 30 次杀威棒,始终凝视卫固:"公欲效窦融保境安民,还是学隗嚣叛逆灭族?"
入驻河东后,杜畿每天带着酒肉拜访卫固:"卫公乃河东柱石,我初来乍到,全凭公指点。" 卫固渐渐放松警惕,同意他 "慢征兵" 的建议:"急征兵则民乱,不如悬榜招募,每人赐钱三百。" 他又提议 "将校轮休":"诸君离家日久,当让他们回乡省亲,以示恩义。"
待卫固发现不对劲,河东已竖起 "杜" 字大旗,四千百姓自备弓箭上城防守。曹操大军压境时,杜畿站在城头大喊:"卫固劫民为贼,曹公大兵已至,降者免罪!" 叛军顿时作鸟兽散,卫固被擒时,望着杜畿的官服苦笑:"我竟败在书生手中。"
杜畿治河东,发明 "三层治民法":第一层断讼,百姓打官司,他不急于判决,而是让双方在公堂同吃同住三日,直至握手言和;第二层劝农,按户分配耕牛,母牛生犊,官府取一,馀归百姓;第三层兴学,冬天在城隍庙开课,亲自讲授《孝经》,连羌胡首领都送子弟来读书。
建安十六年(211 年),马超叛乱,弘农、冯翊望风而降,唯有河东百姓自发组织护城队。曹操西征路过,见田间老人扶着犁杖,孩童追着蝴蝶,感叹:"此真太平景象也。" 杜畿呈上粮册:"今岁可输粟二十万斛,足够大军三月之用。" 曹操拍着他的肩膀:"昔萧何镇关中,寇恂守河内,卿兼而有之。"
建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