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首页

第122章 曹魏宗亲铁血传奇:从盲眼将军到千里驹的血色荣耀(1/8)

    东汉熹平四年(175 年),沛国谯县的晨光里,十四岁的夏侯惇正握着竹简诵读《春秋》,书塾外突然传来叫骂声。当地豪族子弟仗着父亲是郡吏,竟当街殴打塾师。少年惇的瞳孔骤然收缩,《春秋》中 "士为知己者死" 的字句在脑海中炸开,他猛地甩下竹简,腰间佩刀应声出鞘。

    刀刃入肉的闷响惊飞了树上的寒鸦,豪族子弟的头颅滚落在塾师脚边时,鲜血正沿着竹简上的 "礼" 字蜿蜒。夏侯惇擦刀的手没有一丝颤抖,却在看到塾师惊恐的眼神后突然跪下:"弟子今日护师,虽违律法,却守春秋大义。" 这一跪,跪出了谯县少年的烈气之名,也让曹操记住了这个敢杀人护师的同族子弟。

    中平六年(189 年),曹操在陈留起兵,二十八岁的夏侯惇带着族中子弟投奔,被任命为裨将。他的佩刀早已换成铁戟,不变的是冲锋时永远在前的狠劲 —— 讨董卓时率千骑夜袭徐荣营,火光中独斩三将;征吕布时左眼被流矢射穿,竟当场拔箭啖睛,怒吼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吓得吕布军阵脚大乱。

    兴平元年(194 年),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吕布率万骑突袭时,这位盲眼将军正坐在胡床上部署防务。降将突然反水,数十把刀架在他脖颈上时,整个大营陷入死寂。

    "大将军有令:凡劫持者,格杀勿论!" 韩浩的怒吼打破僵局,这位夏侯惇一手提拔的部将带着亲卫堵住辕门,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今日纵贼,日后军法难容;若将军死,我等必屠贼三族!"

    夏侯惇被按在地上的侧脸贴着泥土,却听见绑匪声音发抖:"我们只要钱粮!" 韩浩突然挥刀劈向最近的绑匪,血溅在夏侯惇的铠甲上:"没有讨价还价!" 余下绑匪瞬间崩溃,磕头如捣蒜。当曹操听说此事,当场下令:"今后再有持质者,照此办理!" 从此乱世之中,劫持主将的恶俗竟被这一场血腥立威彻底终结。

    建安三年(198 年),夏侯惇领陈留太守,面对的是旱魃肆虐后的赤地千里。他拄着拐杖走遍田亩,在太寿水边驻足三日,突然脱了铠甲,露出遍体鳞伤的躯干:"当年破吕布时,吾带伤冲锋;今日修陂,吾当带头背土!"

    五千将士看着独眼主帅扛起竹筐,连瘸腿的伤兵都红了眼眶。三个月后,长堤横截太寿水,千顷盐碱地变成水田。夏侯惇却在庆功宴上晕倒 —— 他的铠甲下,旧伤未愈又添新疤,脚底磨出的血泡浸透了草履。百姓自发在堤边立碑,却被他亲手砸毁:"吾为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