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超导线圈阵列在旗舰甲板下嗡鸣,将方圆十海里的空间扭曲成量子态的漩涡。赵莽盯着全息投影,那些从明代《考成法》残卷中破译的阵图,此刻正与电场分布完美重合。
敌舰指挥室内,指挥官山本惊恐地看着仪表盘。温度传感器显示舰体表面温度骤降至300K,而硬度检测仪的数值却在疯狂飙升。更诡异的是,钢板内部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铁碳原子正在进行非欧几何位移——它们排列成莫比乌斯带般的闭环结构,每个原子的跃迁轨迹都精准契合拓扑学的高维方程。
"这不可能!"山本抓起合金样本,发现其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篆体纹路。当光谱分析仪将这些纹路解析成数据,所有人都僵住了——那竟是《考成法》中失传已久的火耗率计算公式。这个本该用于明代银锭铸造的公式,此刻却在钢铁的原子层面自动显现,将白银熔点与舰体温度的关系,编织成致命的诅咒。
赵莽的旗舰上,量子计算机正在疯狂运算。当它将电场梯度、马氏体相变参数与新发现的公式结合,模拟画面让所有人大为震惊:在四维电场的压迫下,铁碳合金不仅发生马氏体相变,更通过拓扑缺陷的协同演化,形成了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量子晶格。那些莫比乌斯带状的原子结构,既是能量传导的高速公路,也是编码古老智慧的量子存储器。
敌舰的噩梦仍在继续。随着电场强度持续增强,钢板的非欧几何结构开始吞噬常规武器。当一枚导弹击中舰体,爆炸产生的能量竟被晶格结构转化为修复材料,让受损部位瞬间愈合。更恐怖的是,舰体表面的纹路开始发出幽蓝荧光,将《考成法》的公式投射在夜空中,仿佛在向整个宇宙宣告古代智慧的胜利。
"启动反物质鱼雷!"山本下达了最后的命令。然而,当鱼雷接近目标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鱼雷的制导系统突然失灵,在舰体周围跳起了量子态的圆舞曲。监测数据显示,那些莫比乌斯结构的原子阵列,正在发射频率与鱼雷引信共振的电磁波,将现代科技的杀器变成了无害的烟花。
赵莽握紧刻有银雷纹的刀柄,刀刃上的17°弧度突然泛起金光。他想起古籍中"以铁为纸,以电为墨,可书天地之秘"的记载,终于明白明代匠师早已参透物质与能量的终极奥秘。当四维电场达到临界值,敌舰的钢板彻底完成形态突变——它不再是单纯的金属,而是一座会呼吸的量子计算机,用原子书写着跨越四百年的方程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战斗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