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

大明锦衣卫196(11/12)

明代一整年50吨白银产量完全转化的质能总和。

    "能量缺口还剩27%!"助手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实验台上,那枚从明代沉船打捞的怀表正在超导舱中发出诡异的蓝光,表芯的铌钛合金结构随着能量波动微微震颤,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渺小认知。

    三个月前,林深在山西平遥的日升昌票号旧址,发现了一本用矾水书写的密账。当紫外线照射在泛黄的纸页上,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记载浮现出来:"万历二十三年,以银五十吨为引,开阴阳之扉。然天道守恒,取之东隅,必补于桑榆。"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古人夸张的修辞,直到将怀表中的量子技术与古籍记载对照,才惊觉其中暗藏的惊天秘密。

    "教授,能量转化率又下降了!"陈砚的惊呼让林深回过神来。全息投影中,从粒子对撞机注入的能量正在以诡异的方式消散,就像被某个无形的黑洞吞噬。林深突然想起密账里的另一句话:"时空如秤,失衡则倾。"难道每次空间跳跃消耗的巨量能量,其实是在维持某种跨维度的平衡?

    为验证猜想,林深带领团队启动了量子回溯程序。当超算模拟出明代白银开采、运输、献祭的全过程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50吨白银在某个神秘仪式中突然消失,与此同时,现代实验室的量子纠缠设备检测到一次微弱的能量波动。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跨越四百年的物质与能量的隐秘对话。

    "我们不是在消耗能量,而是在完成契约。"林深在研究笔记中写道,笔尖划破了纸张。他调出明代星图与现代量子坐标的对比图,发现古籍中记载的"时空锚点",竟与量子纠缠网络的关键节点完全重合。那些被献祭的白银,或许正是作为物质载体,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将能量传递到了现代。

    然而,这种跨时空的能量平衡正在逐渐失控。随着跳跃次数增加,实验室周围频繁出现时空畸变:金属设备莫名生锈,电子钟的时间显示错乱,甚至有实验人员声称看到了古代士兵的残影。更可怕的是,全球贵金属市场开始出现异常波动,白银价格在短短一周内暴涨300%,仿佛现实世界正在为这场能量掠夺付出代价。

    在第13次跳跃实验中,灾难终于降临。当能量读数达到3.2×10^{15}J的瞬间,超导舱突然迸发出刺目的白光。林深在强光中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无数银丝从怀表中延伸出来,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能量网,将整个实验室笼罩其中。那些银丝的形态,竟与明代密账中"以银为线,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