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衣卫1

首页

大明锦衣卫189(8/12)


    最后一艘敌舰的舰长在绝望中下令撞击,但当舰首即将触及己方战舰时,整个舰体突然亮起冰蓝色的辉光。彭罗斯电路的拓扑结构在此刻展现出终极形态——麦克斯韦妖将敌舰的每一丝能量都榨取殆尽,连空气中的分子都被电离成发光的等离子体。随着一声无声的湮灭,三艘钢铁巨兽化作漂浮在海面的量子灰烬,而林昭的战舰甲板上,彭罗斯电路的蓝光渐渐隐去,只留下海风卷着焦糊味掠过沉默的舰炮。

    三、理论与实验锚点

    1. 量子隧穿概率计算

    概率迷雾中的量子狂澜

    暴雨如注,叶深蜷缩在临时搭建的观测站里,耳边是监测设备此起彼伏的蜂鸣。他死死盯着示波器上跳跃的曲线,窗外,一根特制的分形白银避雷针在狂风中巍然挺立,表面的锌镀层在闪电的映照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气压降到10^{-3}atm了!”助手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叶深点点头,目光扫过手中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计算。在那堆复杂的数学符号中,一行醒目的式子赫然在目:P \approx \exp\left(-\frac{2d\sqrt{2m(V_0-E)}}{\hbar}\right)

    这是量子隧穿概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前期的实验数据,当d = 1\,nm、V_0 - E = 5\,eV时,单个粒子发生量子隧穿的概率P约为10^{-5}。这个概率小得近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经典物理的世界里,几乎等同于不可能事件。

    但叶深知道,在量子的世界里,再微小的概率,在庞大的粒子基数面前,都可能引发不可思议的宏观效应。而即将到来的雷电,恰恰能提供这样的条件——据估算,一次普通雷电脉冲携带的电子数量高达10^{20}个/秒。

    “准备引雷!”叶深深吸一口气,下达指令。随着人工引雷装置启动,天空中原本肆虐的雷电仿佛被无形的手牵引,朝着那根分形白银避雷针汇聚而来。刹那间,一道水桶粗的闪电划破苍穹,狠狠劈中避雷针。

    10^{20}个电子/秒的洪流涌入避雷针,在锌镀层与白银交界处,量子世界的神秘法则开始显现。尽管单个电子发生隧穿的概率仅为10^{-5},但在如此庞大的粒子数量冲击下,无数电子开始以一种超越常理的方式,突破原本不可逾越的势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叶深紧盯着扫描隧道显微镜(S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