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般若掌」时,总在子时辅以《参同契》的呼吸法——这个秘密,他已藏了三十年。
「法无定法,」觉迟望向嵩山深处,那里曾是君宝逃亡的方向,此刻云海翻涌,竟在峰峦间勾勒出太极图的轮廓,「或许祖师爷留下七十二绝技,本就是让后人参透「变」的道理。」他弯腰拾起地上的《童子功》图谱,背面果然有淡墨批注:「纯阴纯阳,皆落下乘,阴阳调和,方证菩提。」
古银杏的落叶扑簌簌落在「叛教」木牌上,将「张」字左半掩成「弓」形,右半「长」字却恰好露出「丈」的笔画——合起来,竟似个「道」字。戒律堂铜钟忽然轰鸣,这次的节奏竟比往日快了三拍,惊得满树寒鸦振翅而起,在天空划出的弧线,恰似觉远禅师圆寂前,在窗棂上用香灰画了一半的太极图。
立冬那日,少林寺藏经阁前的古柏落尽最后一片叶子。觉迟站在「禁止妄议」的铜匾下,望着苦慧长老颤抖着双手,将《般若心经》与《道德经》并列铺在香案上。烛光映得长老眼角的皱纹泛红,恰似三十年前他偷偷在《易筋经》里夹道家符篆时,被烛火燎到的指尖。
「第三十七代祖师觉空禅师与全真教论道的记录...」长老的声音像陈年藏经纸般脆弱,指尖划过残卷上「空」字的飞白,「原来「空」之一字,佛道皆通。」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从怀中掏出个锦缎小包,里面竟是晒干的武当「九节菖蒲」——那是道家用来安神的药草,与少林「檀香丸」功效相通。
觉迟低头看着手中的《少林衣钵录》,最新一页刚用朱砂记下:「觉远禅师座下弟子张君宝,融佛道内力创「太极」雏形,虽违戒律,然暗合达摩「直指人心」之旨。」墨迹未干,窗外忽然飘来细雪,落在「禁止妄议」的铜匾上,竟将「禁」字覆成「林」,「议」字的「言」旁化作三缕梅枝——合起来,恰似个「禅」字。
「开阁吧。」白眉老僧拄着拐杖走来,身后跟着捧来道藏典籍的沙弥。觉迟注意到经匣上的铜扣已换成双鱼纹样,与自己怀中的阴阳鱼玉佩遥相呼应。当《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并排陈列时,他听见藏经阁深处传来机括转动声,某面墙壁缓缓裂开,露出历代祖师秘藏的「参合堂」——墙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竟有王重阳与少林高僧的笔谈残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苦慧长老忽然指着《大力金刚掌》图谱惊呼:「这...这卸力曲线,分明是我三十年前琢磨出来的!」觉迟凑近细看,却见批注旁还有更淡的字迹:「永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