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山火中听见的,众生呼救。
暮鼓晨钟里,君宝立在达摩院青砖上,掌心汗湿了罗汉拳谱。月光透过窗棂切在他肩头,将二十四式罗汉拳的影子叠成薄脆的琉璃,每次运力到丹田便如遭重锤,气滞之处疼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又在悟拳?“
觉迟的声音像片沾了露水的竹叶,凉而轻地落在身后。这位戒律院首座弟子负手而立,袈裟上的金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腕间一串菩提子佛珠随动作轻响。
君宝转身时拳势未收,指节因用力泛白:“师兄,为何我总觉这金刚伏虎劲......缺了圆融之意?“
觉迟眉峰微动,拾起步子绕着他走了半圈,袖中飘来淡淡檀香:“少林七十二绝技,招招见性,贵在精纯。你总想着用《道德经》里的''虚其心,实其腹''来化劲,岂不是南辕北辙?“
君宝喉头动了动,想起后山崖壁上刻的《九阳真经》残篇,那些蝌蚪文与道家吐纳之术竟隐隐相通。他前日以“致虚守静“之法入禅,竟在打坐时忽然贯通了伏虎拳的呼吸节奏,拳势骤变时带起的风甚至震落了檐角积雪。
“可是昨日......“
“住口!“觉迟忽然提高声音,佛珠在腕间绷成一线,“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传的是禅宗正法,你若再用黄老之术亵渎武学,莫怪戒律院三十大板伺候!“
烛火在风里晃了晃,将觉迟投在墙上的影子扯得老长,像尊怒目金刚。君宝望着他腰间悬挂的戒刀,忽然想起上个月觉迟为救坠崖小沙弥,硬生生以金刚不坏体接了猎户的捕兽夹,那时他说“慈悲即是少林心法“。
“师兄可曾想过,“君宝低头望着自己掌心的茧,“若拘泥于门户之见,纵有绝世武功,怕也难破心中执念?“
觉迟的戒刀突然出鞘三寸,寒光映得两人面容青白。窗外忽有夜鸟惊起,扑棱棱掠过藏经阁飞檐,檐角铜铃响成一片碎玉。
“明日卯时,“觉迟按住刀柄的手指青筋暴起,“来戒律院演武场。你若能用你的''道家妙法''接我十招,便随你去参什么虚静之道。“
君宝抬头时,见觉迟袈裟上的金线在夜色里拧成一团乱麻,像极了他此刻纠缠的心思。远处钟楼传来更声,他摸了摸怀中藏着的《道德经》残页,忽然想起山门前那副对联——“天下功夫出少林“,可天下江河,不正是因为容纳百川才得以奔涌不息么?
卯时初刻,演武场覆着薄霜,青砖缝里凝着未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