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首页

第63章 项目三组她的模拟结果大致是正确的……(4/9)

是心照不宣的态度。

    很快生命科学院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这次成功从岩层中提取到一些疑似地外生物的痕迹。

    而地质院则从另一份岩层中提取出一种很特殊的物体,经过多方研究和切片实验,最终

    得出一个很惊人的结果,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可以产生巨大能量推动飞行器运转的太空燃料。

    俞妙则便想着,也许这正好可以对应上,她在第一晚观测到的小行星表面在燃烧的现象。

    如此种种结果都可以表明,这颗小行星是外星人的宇宙探测器的可能性已经达到60%。

    11月10日,正式通过设立对小行星X的研究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应从全国各地调取精英干将,参与对系外行星生命的跟进研究工作。

    该项目的保密项为绝密,在解密前都不可擅自泄露,否则会有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很快参加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在京集合完毕,然后开启更为紧锣密鼓的天体模拟和数据分析,以及进行应对策略的探讨。

    研究人员以不同研究方向为组别,其中项目三组,即航空探测组以吴唯明教授为组长开展任务工作。

    毕竟人类史上也是第一次面临系外生物的危机,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现在都要重新开始。

    探测器还在将对小行星的追踪数据传送回地球,他们就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预测这颗小行星是否会再次回归到近地轨道上。

    现在小行星还并没有飞出太阳系,于是所提防的就是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与地球相遇。

    在模拟中这甚至是有很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通过现在的小行星轨道可进行初步预算,估计这枚小行星会一直在太阳系内进行徘徊。

    这个结果只是进一步确信这颗“小行星”并非与过往的流浪天体或非周期彗星等同。

    每次各组的研究方向有进展时都会召集主要负责人开会同步最新信息,并研讨更新的应对措施。

    等到回来再进行组内研讨方案。

    面对一众业内大佬和众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学者,俞妙则便是多听他们的提议,多思考他们的方案,多发表自己的想法。

    不过在宇宙安全体系的构架上,大家的想法也算是大同小异,主要便是“防御”和“巡查”两个部分。

    巡查系外生物的飞行天体的出现,并对可疑天体进行追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