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游泳课是大学必修项目,俞妙则觉得在春学期学比在秋学期学要好。
至于其他的专选课和公选课她也看着时间给课表安排上。
她比其他同学的选课可以多选三个学分的课程于是这个学期她也是真的忙得螺旋起飞。
并且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学生们因为部分课程正式拥有去到上都大学航院研究基地学习的机会俞妙则也开始正式思考起对于课题的想法。
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到底能做出什么东西来也不好说。
但是在今年的十月份就要报上选题了而在确定选题之前还要完成很多准备工作于是在课上课后都要不停地找同学沟通
并且因为她是本硕连读的学生按照往常的惯例在本科在读阶段就要开始选择导师了。
这也关系到她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
在她询问系统的意见时系统说这个并没有要求但是……
“亲爱的宿主你可以好好想想你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你的天然长处是什么?”
俞妙则骄傲抬头:“我是满绩。”
虽然也没错但是系统有一瞬间的无语住了:“亲爱的宿主其实你也想到了要跨专业寻找课题小组同伴不是吗?”
俞妙则思索许久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方向。
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点就是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但最后能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就是X了。
不过俞妙则最初找上的人就是动力专业的陈锦如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觉得搞项目要趁早。
平时上专业课的时候两人也经常挨着两个座位坐着互相碰撞新想法;平时就关注着学校课题组公示的信息查找资料寻找想法再尝试拉人进坑里待着。
提到交叉学科研究的话题正在玩着电脑的林文盈扭过头来说:“你跟苏晚可以出一个地外生物捕捉教程你跟敏敏可以搞一个宇宙模拟器。”
“我跟你也可以出一个‘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的实用性研究’。”俞妙则便道。
但是这种类型的创新性不够很难打动到研究组的老师。
逐渐转入盛夏天气也逐渐变得炎热起来俞妙则和南荣敏在没有课的晚上就选择去跑步或者游泳毕竟她们还有每学期20次2公里校园跑的任务。
等到南荣敏下课回来俞妙则也完成了作业两人就将手机和随身听揣在兜里拿卡出去跑步。
晚上的操场很热闹除了正在跑道上跑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