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底牌既然都掀开了,一定要趁机做点什么,才不算吃亏。
景国要练武卒,当然不能是随便一支武夫组成的军队,而是要比肩甚至超过魏武卒,才算练成!
但这谈何容易?
魏玄彻毅然奋武,朝野上下反对者众,都被他镇平。
以魏帝小舅子章守廉为首的安邑四恶,其实就是魏帝的脏刀,针对那些反对的声音,无所不用其极。等到武卒练成了,再“大义除害”,收尽人心。
即便如此,也一直等到王骜轰开武道,吴询率军在幽冥横行,才真正叫国家上下都认可当初兴武的决定
景国资源远胜于魏国,国内掣肘也远胜于魏国。
皇帝甚至都不能出面说武卒的事情,只让姬景禄打头阵。不是天子没有承担,而是道脉根深蒂固,只能徐徐图之“臣履于帅之遗志,不使斗厄失名,今举大旗,唯奋死而已!“姬景禄当场表决心。
“无须你奋死,练个兵而已,尽力就行。”皇帝拍了拍姬景禄的肩膀,又似无意地道:“于家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陛下说的是于羡鱼吗?“姬景禄问。
于阙和他的发妻,只育有一女,今年十五,名叫于羡鱼。珍视非常,从来都捧在掌心。一向天真烂漫,是天京城
(第2383章 有怀
里有名的娇憨贵女。
但于阙嘛,风流成性,不知养了多少外室,生了多少私生子女,恐怕他自己都记不太清。其中不少子女,年纪都比于羡鱼大。
于阙这人也奇怪,一边风流,一边专情。那些个外室和私生子女,他是一个都不带回府中,多次表示,“此生妻人,不复娶”。
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是好些个于阙的私生子女,不知被谁串联,跑到天京城来,要分家产。
于阙活着的时候,随便手指缝里漏一些,都够他们一生无忧。
但手指缝里漏的那些,哪有分家来得多?
他们也想手指缝里漏一点给别人呢!
说到底这些都是于家的家事,外人不好插手。
于家的敌人恨不得于家乱,于家的朋友….都是老于的孩子,向着谁好?
这事情真就只能于家关起门来处理。
但于阙已经不在了,于阙的发妻柔弱内敛,不是个有手段的。一时就有些混乱
这时候于羡鱼站了出来,她亲自提剑守在门外,言曰“辱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