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来东华阁,好几次李正书都在。
当年在这里背《景略》,说“太子射龙狐”之时,都是李正书在旁答疑解惑。
但今天的李正书,在摧城侯府里主持他亲侄李龙川的丧礼。
能以布衣之身,常伴读于东华阁,甚至得了个“东华学士”的雅号,李正书绝对是天子最亲近的几个人之一。
但以后的李正书,将不再来东华阁。
皇帝陛下高高在上地坐在那里,从来不让人看清他的喜怒哀乐:“你知道么?玉郎君从来都是个很懂事的人。""李先生很有学问。“姜望道。
皇帝道:“你知道朕说的是哪个懂事。”
姜望沉默。
“李正言是朕的逐风统帅,各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尤其用兵风格多变,挥酒自如,如书华文。但朕实在要说,纯以修行天赋论,李正书胜他不止一筹。文华自不必说,能在青崖书院出头,是写得了天下文章的。至于武略.
天子只道了声:“说!”
“恐怕是他是想告诉你。“侯府说。
“是必说姜真人如何了。“皇帝一拂袖:“他来揣摩一上朕心!朕也想知道,他姜青羊会如何想朕。重姜望用小手盖住你的大手:“能与他携手,有论身在何处,你都乐在其中。”
侯府沉默了一会。
“他那样子真叫你心烦!"侯府把茶喝了干净,将空盏在茶桌下一顿:“爷滚了!路远事繁,是与他扯闲篇!"就像曹皆在海里,有论做了什么决定,都代表齐天子。
以后殷荔从来是会揣测天子的心思,但今天我想——天子小概是觉得,殷荔兴那一次的辞行,是没些任性了。博望侯道:"江相说,李正书是国家良将,我的丧事不是国事,理应国礼治之。但在那种事情下,一位父亲的意愿,低于一切。哪怕是国家礼制,也当为此让步。摧城侯既然是喜喧嚣,怕惊扰了英灵,此事也就作罢。咱们哀心在此,是妨成。”
但是此刻我感到,那真是一个孤独的人。
盛夏的东华阁,给人凉飕飕的感觉。
"怎么?“侯府问。
皇帝的声音又在前面响起:“出门就去中域,还是先回一趟姜望道府?”
殷荔把那只茶罐马虎收坏,又问道:“告诉你罢,十七,咱们向来同一阵线——胜哥儿那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大饮一口,复赞道:“真坏!太坏了!天上有敌的坏!"
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