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滔滔不绝地说起窦晏平入川后的诸多事迹什么深夜现身梓州于两军阵前孤身闯阵什么向死去的牙将一拜化解牙兵的怨气又是什么散尽家财筹措钱粮安抚老弱残兵故事既精彩腔调又是抑扬顿挫简直比寺庙里法师们的俗讲还好听听得众人连声叫好纷纷鼓掌起来一片热闹议论声中苏樱沉默地坐着。
她再没想到会在这里
一刹那间前尘往事如潮水般涌上眼梢发着热一下一下长长吐着气。窦晏平一切平安这样就好纵然他们再没有可能在一起但她总是盼着他平安的。
“……如今兵乱平定川蜀百姓得享太平周边那些宵小见剑南上下一心也再不敢起觊觎之念消息传来朝野上下无不赞叹连圣人也亲口夸赞窦晏平真不愧是将门虎子又乃父之风百官奏请封赏圣人金口玉言亲封他为资州刺史镇守边陲我朝有此少年英才实乃朝廷之幸万民之幸也!”
一片欢呼鼓掌声中这段长长的说话终于结束众人赞美着感慨着又有追问剑南情形的苏樱低着头轻轻擦了擦湿湿的眼梢。
都结束了既然决定割舍那就再不要去想专心走好今后的路。
此时大雨渐渐停住人们拱手作别三三两两继续赶路那书生出来庙门忽地听见身后有人问:“郎君可是从长安过来的?”
声音柔婉十分动听回头看时却是个黄瘦带着病容的女子旁边跟着辆驴车又有个赶车的老头书生摸不透是什么来历点点头道:“不错我乃长安人士。”
“难怪风度翩翩谈吐不凡。”女子福身行了一礼“妾生平最是敬仰读书人郎君学识渊博一席话说得妾如醍醐灌顶真乃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郎君有如此见闻连这些内闱之事也都清楚明白必定出身极为高贵吧?”
一番话说得书生心里极是熨帖又见她虽然相貌平平但行礼时风姿楚楚颇有世家风范态度不觉又随和了几分:“不错我乃弘农杨氏子弟家兄先前供职于相王府如今已是太子殿下的东宫僚属
是以这些内闱之事,我多少知道一些。
“妾果然不曾看错郎君。女子笑了下,放低了声音,“妾听说最开始也曾考虑过建安郡王……看来是不及相王殿下了。妾还听说建安郡王新近大婚,王妃出身十分高贵,父兄也都很有名望,不知是不是真的?
一笑之时,平淡的容貌竟像是突然揭去了遮蔽,刹那间耀眼夺目。书生怔了下,定睛再看,她已经不笑了,依旧还是先前那个黄瘦平凡的女子。书生疑惑着,上下打量着她:“想不到你一个女子,居然知道